——新余学院新能源人才培养纪实
近年来,面对高潮迭起的新兴产业浪潮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快速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光伏产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新余学院在“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坚持以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盯江西新型工业化强省战略,紧贴新能源产业人才需求,紧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以光伏专业为龙头、其他新能源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全面推进新能源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打造一流的新能源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为解决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才瓶颈问题,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快速响应,积极探索新能源人才育人模式,大力推行 “一阶二化三结合”和“双导师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新能源“学科特区”模式的体制机制改革,在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成果,显示出了鲜明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一、迅速调整专业结构,创建一套人才培养快速响应机制
1、瞄准新兴产业,快速响应,率先开展了新能源人才培养
近年来,新余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然而推动新能源快速健康发展的人才供给却显得捉襟见肘。新能源产业人力资源状况受其产业发展过程制约,形成历史性的落后局面,人才供应面临严重不足。而且随着新能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人力资源的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新余学院迅速响应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需要,深入江西赛维LDK公司、河北天威英利公司、江苏林洋集团等新能源企业和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师大太阳能研究所,中国电子工业集团第48所、45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调研。2007年,在国内率先设置了太阳能科学与工程系(全国首个开展新能源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并向教育部申报了全国首个光伏类专科专业——光伏材料与加工应用技术专业(2008年);2008年又向教育部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科技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研究”,积极开展以光伏专业为基础,逐步向新能源其它领域延伸的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从均衡发展转变到重点突破,设置了新能源学科专业特区
2007年,在太阳能科学与工程系成立后,学校确立了以工科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学科专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对学校内部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包括师资、仪器设备、教学场地,使优质教学资源集中服务于新能源学科专业的快速发展,突出了新能源学科专业的重点地位。2010年,为适应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新能源人才的培养,学校党委、行政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新能源学科专业发展的决定》,实行“新能源学科专业特区”的管理模式,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有力保障。每年用于新能源学科专业人才引进、实验实训室和图书资料建设方面经费在1500万元以上,每年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单列运行管理费100万元以上。2011年,《新能源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特区”模式创新研究》获批为省级教育体制改革项目,通过“新能源学科专业特区”的建设,新能源学科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3、政府主导,校企联动,开展了产学研政用合作办学
2007年7月,新余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原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江西赛维LDK公司董事长为副组长的光伏专业人才培养领导小组。2007年10月学校与江西赛维LDK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成立了“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江西赛维LDK公司太阳能科学与工程系董事会”,组建了“赛维班”,实行订单式的培养,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担任部分专业课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
1、打破传统教学形式,创建“一阶二化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升本之前,新能源专业的培养对象是专科层次学生。通过近三年的实践,在新能源专业形成了“一阶二化三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一阶”是指阶梯式的职业能力培养。采用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训练、考核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按“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设置三个层次的训练项目,分阶段完成实训,其中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的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内完成,综合技能由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完成。“二化”是指模块化的技能训练和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块化的技能训练是指结合培养目标,针对新能源产业岗位群的需要,对具体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设计出各分项能力及构成分项能力的实训模块,据此制定出教学计划、实训大纲,开展技能训练。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是指以提高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围绕应用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界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技能训练,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在实践中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技能要点,将教学过程变成互动式交流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三结合”是指培养模式中的产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相结合。同时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学校、企业、学生、社会多方受益为立足点,构建了“订单式”、“2+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进行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第五学期开展第一轮本专业的顶岗实习,第六学期开展第二轮顶岗实习,期间穿插“工学交替”教学过程,以完成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开设综合性、开放性实验,增加毕业设计在教学中的比例。通过两轮、两个学期在不同企业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环境、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为最终就业奠定心理基础、储备职业技能;企业则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了解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中选拔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三结合”有利于学生质量意识、职业意识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增强,端正了学生的就业观,为实现就业上岗“零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发挥校企主体作用,推行“双导师制”授课制度
新余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把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结合起来,使产学研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实现校企共赢。该校在新能源专业中推行了“双导师制”授课制度,所谓“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新能源专业学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及毕业设计工作,最终使得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学校导师主要负责指导新能源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课外辅导、毕业设计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毕业设计理论部分及论文答辩工作等。每个学校导师所带学生一般不超过15人,原则上每星期指导学生一次,以个别指导为主,指导时间与方式由导师和学生协商约定。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实习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以及毕业设计选题与实践部分的指导等,当所指导的实习生通过论文答辩,则结束指导责任。企业导师指导学生一般不超过5人,以集体指导为主,每两周指导一次,每月平均辅导时间不少于两天,时间与方式也由导师和学生约定。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即一个学校导师与一个或几个企业导师指导的是同一批学生。学校导师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时,还要承担学生与企业导师联系的工作。学校、企业导师定期进行交流,切磋经验,互相配合,从而保证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两种模式有机融合,促进教学相长
学校升本之后,随着生源素质的提高,在材料物理(光伏方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推行了将“双导师制”与“一阶二化三结合”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使应用型本科专业也强化技能的培养。两种模式的融合使学校导师更具有“双师”性质,企业导师更能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因此,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并且更能贴近企业的需求,深受企业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
三、夯实新能源人才培养基础,创新专业群、课程体系及教材、实验实训基地三项建设
1、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拓宽人才培养领域
2007年新余学院率先申报了全国首个太阳能光伏专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并于同年实现招生; 2009年,又申报了全国第二个太阳能光伏专业——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2010年,申报了全国首个太阳能光热专业——太阳能光热技术及应用专业,专业设置已基本覆盖整个太阳能产业。学校升格为本科学院后,又陆续申报了材料物理(光伏方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与动力工程(节能减排方向)等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物理(光伏方向)专业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面向整个新能源产业的专业群,也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在基本没有可借鉴的课程建设资源的情况下,为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改革了新能源各专业的课程结构。依据“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突出实践、注重特色”的原则,优化了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统一采用“平台+模块”的模式。各专业课程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等四个平台构成,每个平台下设若干课程模块。课程体系既强化了新能源大类知识的传授,又突出了光伏产业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既注重学生未来就业的适应面,又体现特色和突出重点。同时,由于新能源专业教材缺乏,江西教育厅成立了以该校校长罗玉峰教授为主任委员的江西省教材建设光伏专业委员会,在委员会的指导下,该校与新能源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教材,确定了校本教材开发计划,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现已出版《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材料加工设备概论——太阳电池方向》、《光伏科学概论》、《太阳电池硅材料生产技术》、《材料化学》、《光伏英语词汇手册》等6本教材。2011年该系列教材荣获江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
3、以实践育人为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没有可借鉴的新能源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场所建设样板的情况下,新余学院分赴新能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实验室、实训室建设方案。学校据此投入2000万元,探索性的建设了新能源专业光伏系统设计与应用、太阳电池原理与工艺、硅材料、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材料分析测试等16个实验室,太阳电池生产、太阳电池组件生产、高纯硅料工艺、光伏电站等4个实训室(基地),在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国内数十所高校借鉴。其中硅材料实验室建设成为江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兆瓦光伏电站为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中央财政给予2600万元经费支持。学校还积极深入新能源企业进行调研和协调,与省内外的新能源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办学,先后在江西赛维LDK公司、皇明集团、江西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升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饶晶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新能源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实行项目化改革,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依托区域新能源产业优势,将合作办学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和他们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项目课程。学校提出新能源各专业教师要改革课堂讲授方式,尽可能多地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方式,尽可能多的采用自主学习、团队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时还增设项目课程和思维训练课程;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尽可能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开展科技应用创新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要求新能源各专业集中开展项目课程。项目课程分为三级,一级项目课程基于一个具体的设计和研究项目设置,二级项目课程基于课程群设置,三级项目课程基于一门核心课程设置。目前,学校已开发出《新能源产业的最新进展》、《新能源材料、器件识别与检测》、《光伏材料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光伏系统设计及安装》等项目课程,除编制了课程的知识大纲外,还增加了能力大纲。还对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太阳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电池硅材料生产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行项目化改革,使更多课程内容的教学走出了课堂和书本,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五、新能源人才培养成效及社会反响
通过五年的努力,新余学院在江西省教育工委、教育厅、新余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新能源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获批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西省光伏科技重大专项,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及20余项省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获批了1项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项目,1项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创新教学团队和2门省级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出版了6部新能源专业系列教材,并获得江西省第四届优秀教材一等奖。
新余学院在新能源人才培养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绩吸引了华北电力大学、辽宁工业大学等40多家兄弟院校前来考察、学习与交流,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亦产生了一定的辐射效应,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为相关院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2012年6月,新华社对该校新能源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题为《江西新余学院构筑新能源人才培养高地》、《抢占新能源人才培养制高点——记新余学院发展新能源学科专业》、《从"找工作"到"挑工作"新余新能源人才走俏》专题报道;省市等地方媒体也做过《“赛维班”毕业生受青睐,获企业追捧》等多次专题报道,并受到国内多家媒体关注和转载。
学校新能源人才培养不仅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2012年,巴基斯坦、加纳等国主动与该校联系,联合开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留学生培养,这对促进该校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引领作用。
新余学院在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为学校未来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创建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开展新能源人才培养的高校和机构起到了借鉴和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