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本站首页 机构职能 高教研究所 政策法规 统计信息 发展规划 专家解读 通知公告 下载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主页>>高教研究所>>正文

《高教发改信息》2016年第9期
发布人:本站 发布时间:2017-03-09 访问量: 次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高教发改信息

    2016年第9(总第66期)

★ 新余学院发改办(高教所)编                   2016年11月30日 ★

              

 

    

                            

   政策法规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

       ☆ 中办国办出台意见: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

         教育部23项举措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 高教数字

        ☆ 53所中国高校跻身全球300强

    ● 各地教改    

        ☆ 教育部广东省合推广东教育综合改革

        ☆ 安徽  建立高校编制周转池制度

        ☆ 陕西  今年起省属高校可自评副教授

        ☆ 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打造“一小时学术圈”

● 院校信息

        武汉大学:企业家登上创新创业课堂

        北京大学: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行政级别

        长春财经学院:证券交易大厅“搬进”了课堂       

        湖南大学给科研人员配“财务管家”

        信阳师院推“双辅导员制”解德育与学业辅导难题

        常熟理工学院组织“教学内涵建设年”第四次专项交流会

● 国际高教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及其启示

    ● 学者观点

     高校教师兼职兼薪如何规范     

     本科生导师制如何走出“试验田”  

    “正反合”相融造就真正“翻转课堂”

他山之石

    改革就要放权给院系(西北大学)

    行业学院:地方本科转型的突破口(常熟理工学院)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
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摘登

教师[2016]10号

    一、目标任务:2017—2020年,组织职业院校教师校长分层分类参加国家级培训,带动地方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支持开展中职、高职、应用型高校教师团队研修和协同创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常态化机制。加快建成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二、实施原则:中央引领,地方为主;对接需求,重点支持;协同创新,注重实效;规范管理,确保质量。三、计划内容:职业院校教师示范培训;中高职教师素质协同提升;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线上线下等形式开展教师示范培训。培训要将师德素养、工匠精神、“双创”教育、信息技术等列入培训必修内容,实行集中脱产学习和网络自主化研修相结合。组织省域内学校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专业教师开展团队研修和协同创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企业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的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四、保障措施: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体系建设;严格经费管理;开展督导评估。教育部、财政部、各省(区、市)明确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各省(区、市)要规范使用管理中央补助经费。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要定期开展专项督查。

 

中办国办出台意见

  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

     新华社11月7日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科研人员在履行好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到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科研机构、高校应当规定或与科研人员约定兼职的权利和义务,实行科研人员兼职公示制度,兼职行为不得泄露本单位技术秘密,损害或侵占本单位合法权益,违反承担的社会责任。兼职取得的报酬原则上归个人,建立兼职获得股权及红利等收入的报告制度。高校教师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开展多点教学并获得报酬。鼓励利用网络平台等多种媒介,推动精品教材和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授课教师按照市场机制取得报酬。

 

   教育部23项举措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中国教育报11月17日报道,《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3项重点任务,涉及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服务模式、拓展资金渠道、完善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等九大方面,要求教育部直属高校要在今年年底前,其他高校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涉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项制度、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制度建设方面,行动计划要求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流程,实行成果转化公示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保障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方的权益,同时要制定科技人员在岗兼职、离岗创业和返岗任职的制度,完善鼓励科技人员与企业工程人员双向交流政策措施,并组织开展将企业任职经历作为新聘工程类教师必要条件的试点工作通过建立专利池、可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储备库等手段,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成熟度、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成果,推动一批市场前景好的科技成果进行小试、中试。拓宽资金渠道,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明确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纳入高校考核评价体系。

 

               53所中国高校跻身全球300强

     新华社伦敦11月23日消息,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23日发布新版《QS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其中53所中国高校入选全球300强,清华大学排名第三。排在前10位的大学分别为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悉尼大学、剑桥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入选的53所中国高校中,33所坐落于中国大陆,5所在中国香港,14所在中国台湾,1所在中国澳门。除清华大学外,进入前20名的还包括排名11位的北京大学、排名14位的复旦大学,以及排名18位的香港大学。上述排名征集了全球权威专家、雇主的意见后,取决于世界五项通用指标,即全球雇主声誉、企业合作、校友成就、校园雇主招聘活动,以及毕业生就业率。其中前三项所占权重分别为30%、25%和20%。QS全球教育集团成立于1990年,每年定期发布“世界大学排名”等多项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排名,被认为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之一

 

       教育部广东省合推广东教育综合改革

    中国教育报11月12日报道,教育部、广东省在广州召开2016年度推进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联席会议,研究部省共同推进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陈宝生希望广东立足教育发展实际,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省长朱小丹指出,广东将进一步推进教育先行先试,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国际化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教育改革发展路子,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会后,郝平与广东省副省长袁宝成代表双方签署了《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十三五”产学研合作协议》

          

       安徽    建立高校编制周转池制度

    中国教育报11月7日报道,安徽省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创新高校用人机制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高校可自主决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薪酬待遇。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或项目工资等方式给予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收入,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和分配,均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安徽省将探索建立高校编制周转池制度,高校后勤和教辅岗位将逐步退出编制管理;逐步扩大高校岗位设置自主权;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对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分别突出学术评价、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 在人才培养上,加大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政班子评优、领导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严格规范公开招聘程序,自主招聘新进人员;完善高校人才引进配套服务机制,积极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好住房、医疗等实际困难

 

      陕西   今年起省属高校可自评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11月24日报道,根据近日下发的《关于授予陕西省省属高等学校副教授评审权的通知》,从2016年起,凡在陕西省行政区域内,根据《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教育部或省政府批准设立各类高等学校,均具有副教授评审权。陕西要求,各高校在不低于陕西省相关规定评审条件的基础上,可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制定本校的评审办法。要坚持评审标准,保证评审质量,做到岗位公开、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并将评审情况和结果及时报省教育厅备案

 

    粤港澳高校联盟成立打造“一小时学术圈”

   新华社广州11月15日消息,“粤港澳高校联盟”创盟大会15日在广东中山大学举行。粤港澳三地共有26所高校入盟,将携手打造“粤港澳一小时学术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协同创新方面展开更深层次合作。粤港澳高校联盟是由中山大学倡议,并联同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共同发起的非营利性大学合作联盟。目前共有26所粤港澳高校入盟,包括10所广东高校,9所香港高校,7所澳门高校。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说,成立粤港澳高校联盟,希望通过粤港澳大学之间制度化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升区内高校整体办学水平。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区内大学一小时可达,希望借助“粤港澳一小时学术圈”的便利条件,进一步提升区域高校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罗俊建议,一是尽快研究确立联盟内合作交流的体制机制;二是寻找好科研合作的突破口;三是加强联盟内高校学生的交流互访;四是实现联盟内高校重大创新平台的开放共享。

 

     武汉大学:企业家登上创新创业课堂

    中国教育报11月12日报道,本学期,50余位商业翘楚将陆续走进该校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课堂,2200余名选课学生将有机会聆听知名企业家的创业理论及实践经验。为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进师生与行业专家的密切接触和交流,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武汉大学于2016年上半年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知名学者、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行业专家与校内创新创业课程师资合作授课,课程内容包括各行业创业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环节,既有实务经验分享,又有理论和规律指引。据悉,“创业论坛”课在开学伊始即被选修学生一抢而空。

 

北京大学: 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行政级别

    中国教育报11月11日报道,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大未来将在人事改革方面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进一步弱化行政级别,加强人员流动。作为“两校一市”综合改革试点,正在进行中的北大综合改革涉及教育体系、人事体系、治理体系、学术体系和资源配置体系5个方面。目前,学校不同单位和部门都在按照综合改革总体部署推进工作,效果开始逐步显现。林建华表示,对于院系层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包括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系主任和副系主任,他们的职务会跟行政级别脱开,让人员能上能下,在不同岗位之间流动,相关文件正在制定之中。取消行政级别后,北大会采用聘用方式上岗,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聘任方式,同时通过年度评估等方式加强职员序列建设。

 

 

长春财经学院:证券交易大厅“搬进”了课堂      

    中国教育报11月10日报道,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证券交易的复杂多变,锻炼其判断和实操能力,长春财经学院设置证券模拟实训室,并购进国内主流券商使用的证券分析及交易软件进行教学。2013级投资学专业学生彭自从上学期在金融实训课上建立虚拟账户开始虚拟股票交易以来,自己每天都认真分析大盘走势及个股基本面、技术面,谨慎买入卖出,收益率已超过40%。 除证券模拟实训室外,该学院还设立了银行综合实训室、国际贸易实验室等15个模拟仿真实训室。“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弥补了学生实习期间很难接近核心工作内容的短板。”长春财经学院院长金硕说

 

       湖南大学给科研人员配“财务管家”

    中国教育报11月1日报道,“把科研人员逼成会计”这道难题如何解?湖南大学给出了一个巧妙解答——给科研人员配备“财务管家”。无论是经费报销、票据审核,还是预算编报、经费管理,“财务管家”都可以“搞定”,帮助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进行全方位管理,根据授权全面协助本单位开展经济业务活动。为打通服务教师的“最后一公里”,湖南大学把“财务管家”的办公场地设在各学院,在教学科研一线推行“贴身”服务湖南大学将“财务管家”纳入学校统一招聘范畴,由计划财务处和学院共同管理,一并纳入学校财会队伍的建设、管理和考核。为保障“财务管家”的生活待遇,学校科研管理费按一定比例分配至学院,由学院按合同约定发放财务秘书薪酬,购买社会保险,并在年终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绩效奖励,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信阳师院推“双辅导员制”解德育与学业辅导难题

   中国教育报11月1日报道,如何解决好辅导员与学生专业不对口问题?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推出“德育+学业”双辅导员制“双辅导员”即德育辅导员和学业辅导员。德育辅导员由专职辅导员担任,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学业辅导员由学院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热心学生工作的专任教师担任,对学生日常学习、专业发展、实践教学、科研训练等方面进行专业化指导。学院规定了学业辅导员的工作内容,通过新生家长见面会、学业辅导员主题班会等全面引导学生学业;德育辅导员通过实施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安全教育“六个一”工程等,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

 

常熟理工学院组织“教学内涵建设年”第四次专项交流会

 

常熟理工学院网站11月18日消息,教务处组织召开“教学内涵建设年”第四次专项交流会,共分研究性课程、创新课程、校地合作课程、双语课程4个分会场,第二轮特色课程项目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了交流会,其中32位教师针对项目案例解剖或课程完整教学设计、验收标准对比和验收准备工作安排等三个方面做了主题汇报,特约观察员全程点评,全体与会人员并就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交流与研讨。活动共立项项目382项,参与项目负责人302名,项目覆盖全学院、全专业、近40%的专任教师。  

研究性课程强调运用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创新课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呈现工程项目化教学、团队化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目标导向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法;课程考核方式包括报告调查问卷、表演展示、竞赛成果、项目实践、社会应用评价等。校地合作课程强调以项目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注重与合作单位共建课程,共编教材,各门课程亮点纷呈。双语教学工作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人才、增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保障。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及其启示

                                     梁鹤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以能力为本位,以学习成果为依据,将不同教育领域所获得的14种资格类型共分为10个等级,证书分别由不同的教育机构颁发,不同资格间相互衔接,创造了一个全国性完整一致的资格框架,构建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位一体的“立交桥”。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与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资格框架的引领下,澳大利亚建构了系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了与美国的社区学院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职业教育模式的典型之一。第一,以政府引领和行业主导为基础,以需求导向和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为核心,以实践驱动和环境优化的教学实施为关键,以严格准入和规范培训的师资为保障,实现“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适应性”第二,以资格证书衔接、课程衔接和学分衔接为载体,实现了“职普融通”,推进职业教育体系的“衔接融通性”。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中将两个不同等级的课程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换,学生可以用先前所获得的学分来免修同等级的课程,减少学生的学习量和学习时间促进了职普融通。第三,以对非正规、非正式学习认定的“先前学习认可”为纽带,实现了职业教育终身学习渠道的畅通,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有利于职业教育终身学习渠道的畅通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启示和借鉴第一,转变观念在终身学习理念下,资格框架确保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路径。树立大职业教育观,摈弃原有的职业教育等于职业学校教育的观念,综合协调政府、行业和学校成为一种跨界的深度融合与合作关系。第二,制定国家资格框架法促进职业资格管理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以法律的形式保障资格制度的有序运行。第三,建立国家统一的资格框架管理制度,保障资格证书的统一和权威性。消除资格证书管理部门之间的壁垒,开发全国统一的国家资格体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格框架和能力标准,以作为制定各级各类教育标准和行业职业能力标准的依据。第四,促进职普融通。通过学分的累积和互换形式的学分互认,从更加微观的层面实现两类教育彼此间衔接和融通,实行对中高职、大学中实行课程学分互认和相应的学分免修。第五,发挥行业企业在资格证书制定中的主导作用和学校的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学校层面,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调整,适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和认证要求。第六,扩大资格框架覆盖范围,认可学习者的先前学习。把非正规、非正式学习,包括通过自学、工作经历和资格证书等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依据学习结果进行比对,经认定后转换为一定的学分,以将其纳入到与正规教育或学习的同等地位。(作者梁鹤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  光明日报 11月29日报道)

 

高校教师兼职兼薪如何规范 

                                张立迁    熊丙奇

允许高校教师兼职兼薪的新政出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的高校教师表示终于不用再“藏着掖着”了。但是,“广告学教授一堂课出场费过万,超出其月工资收入”等抓人眼球的消息频频爆出,也让人们担忧高校教师兼职兼薪会带来负面影响,应该如何让高校教师“适度”兼职兼薪? 

                     不必过于担忧教师兼职过度 

                                 张立迁

对高校教师兼职兼薪,社会应尽可能减少对高校及其教师过度规划和价值过度介入,给公平、自由市场环境以足够耐性,并相信承担育人使命的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才是社会大众对此项政策的善意表达;高校应变革评价机制,合理正当地评价教师的智力价值和知识价值,复归学术本身以价值与魅力,这当然也是考验大学管理智慧和经营哲学的良好时机。事实上,无论是广告学教授的出场费,还是建筑学大师的设计费,抑或是管理大咖的讲座费,再或是工程类博导的专家咨询费,其金额数目自然不菲,想必社会大众也早有耳闻。究其原因,自然由于这些人员数量相对稀缺和社会需求的相对旺盛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基于自由市场的“默契”和知识价值的“互认”。      其实,回归到高校教师兼职兼薪这件事情的本原上看,社会大可持更加宽容、更为开放的态度。从政策理想视角来看,高校教师从事兼职兼薪活动要么同科学研究相关,要么与学术职业发展相连,均是一项学术增益活动。对研究型大学而言,高校教师兼职兼薪无疑有助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对教学型高校而言,教师在兼职中所收获的经验也能有效反哺本职教育教学工作;就应用技术大学来说,倒逼了教师与行业行会、企业界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自觉牵手业界精英而提升技术应用水平,真正成为具备“双师”素养的合格教师。同时,大学是有独特的逻辑及场域的特殊社会组织。大学的运行逻辑应然在价值无涉的自治状态下,充分保障教师学术自由,允许教师自由流动。     学术并非仅存在于大学之内,学术生产力与驱动力恰恰存在于以知识为基础的广阔社会天地之间。因而,高校教师有勇气、有担当地从事兼职兼薪,难道不是对学术本身的最佳“营养补给”吗?另一方面,在大学的学术场域中,学术共同体的力量足以把教师在适当时机引向学术专注、安心从教,自然不必过于担忧一些教师因兼职过度而迷途难返。

规范兼职要筑牢制度“防火墙” 

                                     熊丙奇

这次的《意见》提到的是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很多舆论对此的最大忧虑,就是无法做到适度。如果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没有完成本职工作,却去兼职,或者兼职不是让知识价值增值,而是进行利益输送,那兼职兼薪的负面效应是无法忽视的。         要让这一新规既规范科研人员、教师兼职,不因兼职耽误本职工作,又让兼职发挥增加知识价值的作用,就需要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要求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现代治理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实行基于教育和学术为本的管理和评价,不能任由行政和利益因素干扰教育和学术决策,影响知识价值的创造和服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高校和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和教师建立科学的职务考核、评价体系。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是科研人员和教师兼职的前提。机构聘请兼职人员,也有必要明确兼职的权利和责任。这需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本职所在机构与兼职机构,都公开兼职情况,以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监督。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科研人员、高校教师是有不同资源的。有的在高校里担任行政领导,有的是院系、学科负责人,还有的担任研究生导师。如果高校和科研机构不能完善学校现代治理,建立遏制个人权力可以影响招生、学位授予的防火墙,那么,兼职可能会变为一个利益输送管道。         其实,让每个科研人员、教师在本职岗位上,乐于工作,人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是发挥知识价值的最重要途径,对此,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致力于提高科研人员和教师的待遇,探索年薪制,让他们可以过一个体面的生活,而不是想着通过兼职兼薪挣钱养家糊口,政府部门也不能想着通过允许兼职来提高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待遇。像香港大学,学校给教师很高的薪酬,但要求不能兼职,而需全心投入本校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工作,这也是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作者张立迁  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教师   作者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教育报  11月22日报道

       

     本科生导师制如何走出“试验田” 

                                李益众

  近年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越来越多,经过“在部分学院、部分学生中试点”后,很多高校选择全面推广,要求全部教师、全部学生参与。本科生导师制如何遍地开花,考验着教育工作者的智慧。

  本科生导师制不能走过场由于生师比的缘故,导师数量不够,导致“僧多粥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本来就重,很难再抽时间细心指导本科生;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指导本科生的意识和能力;激励手段不够,等等。按照任课教师的课时酬金标准,为导师指导学生计发一定的报酬,这是大多数高校的基本做法。事实上,很多高校本科生导师津贴标准偏低。比如,四川省某高校规定:“担任导师完成其工作任务按一年20个课时计入工作量,其工作量津贴按每年每生60元核算。”该校老师说,就算一个导师“顶额”指导20名学生,一年也只能拿到1200元津贴。

  校外导师让人大开眼界2013年初,四川师大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在房地产专业和地理科学专业启动了“校外导师制”。该院成立“校外导师指导工作委员会”,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了8位院友参与本科生导师制。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教师叶熊焰指导了4名本科生。他为4名大学生提供师范生技能学习训练的机会,帮助他们及时掌握教学前沿动态。2014年以来,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共聘请57位企业家及行业精英担任企业导师。他们大都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中高层管理者。截至目前,企业导师们通过论坛、讲座、班会、企业参观、创业指导等形式举行职业规划或创新创业类辅导50余期。    

 注重激励,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四川师大法学院按指导人数计算超工作量,经考核获评全校优秀本科生导师称号的,一次性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奖励,在评优评奖等方面优先考虑。每年教师节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本科生导师。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则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不负责任或履职不力的导师及时提醒、约谈。加大考核力度,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暂停导师资格。该院实行导师岗位津贴,前三年标准为100元/生/年,毕业论文指导费标准为8个课时费/生。根据指导记录支付相应指导费,一学期完成4次指导,按100元/生支付;未完成4次者,不支付费用;超过一次,按200元/次支付。同时,根据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显著者,授予“优秀导师”称号(约占导师数5%比例),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作者李益众  中国教育报 11月23日报道

 

   “正反合”相融造就真正“翻转课堂”

                             李学锋       

    目前很多所谓的“翻转课堂”,只是课前“借助信息化平台与资源传递知识”,课中在教室或实训室“通过完成任务内化知识”,课后“借助信息化平台与资源补救知识拓展技能”。殊不知,完整意义上的“翻转课堂”,应该是由内在紧密联系的“正反合”三个环节构成,其中,“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反”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合”就是两个中心的融合,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正”——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的教学设计活动就是“翻转课堂”的“正”。教师在线上线下开展工作,首先,要分析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要考虑教学目标在实践上的两个意图,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特定的课堂策略,二是如何表达策略,且表达的形式能够测量这些策略对学习者的影响程度;要充分考虑当代学生“网络原著民”的特征,如何因势利导他们利用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其次,遵循职业成长规律思考课堂教学设计,包括纵向设计,即设计学习单元的多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任务,及完成每个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行动步骤;还包括横向设计,即跨越已有内容领域边界,设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批判性思考、相互合作和独立思考的活动;然后通过教学策略将纵向和横向设计融为一体,知识技能素质融合,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放置在信息化平台上,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教学过程开展质量监控设计。

 “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学习活动就是“翻转课堂”的“反”。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这就要把设计的任务以层级问题的方式搁置在信息化平台上,供学生在线上线下学习讨论。其中,问题要有封闭性的和开放性的,有简单问题也有复杂问题;提问的方式往往要暗藏玄机或以探索的语境提出,这种语境往往比问题本身要宽泛;系列问题要逐步建立认知层次从低到高、从单一到综合,且综合层次的问题要能让学生得出一些独特和创新的东西。学生在这样的多元文化中,可以从独立思考进入小组讨论,从中不仅能体验到承认感和成就感,而且当不同类型的个体被安排在一个组里协作学习时,学生个体通过展示自己成果、学生互评和提出新的问题,学习动机也能得到加强,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

 “合”——教学相长教如同学、学如同教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就是“合”。这就需要在线上线下实行混合式教与学,首先,由教师发起课前协作学习的小组间讨论,确保各小组代表着不同的背景和兴趣,进而引起全班形式的集体讨论;充分让学生针对系列问题阐述各自的观点,从而为任务的完成汇集各种不同的技巧和才能;引导学生以批判性思维辨别正确与错误,归纳和逻辑化技巧,从而训练学生的信息归纳与提取能力。其次,教师借助信息化,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平面问题立体化、静态问题动态化,解决学生们在课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运用隐蔽性回答方式,确保一个非评价性的环境;还要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用事前横纵向的设计引导并鼓励学生尝试将碎片化知识与技能系统化融合,创造出正确完成任务的新方案。再其次,要在继而开展的任务实施、检查和评价阶段,完成学生小组应用知识、训练技能、技术实现、达成任务的过程,落实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职业性与专业性的融合。(作者李学锋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中国教育报  11月1日报道

 

 

                 改革就要放权给院系  

                                      郭立宏

    谈及高校内部改革,权力过于集中、管理效率不高、组织协调不力、办学活力缺乏等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针对上述问题,西北大学结合实际,梳理出如下改革思路:

  改革的理念是要围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围绕学科如何上水平、进位次,围绕“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实施,精基础、强应用、促结合,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激发活力,形成新的生长点;改革的路径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集中反映深层次问题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改革的核心就是深化校院两级体制改革,实施“一院一策”,实质就是放权给院系,做实二级学院教学科研和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基层活力。改革的内容要从机制创新、政策调整、投入增加三个方面着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统筹管理、分类指导的管理模式,统筹管理就是要从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解决院系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事情。具体说,就是解决协同和共享的问题,协同学科力量,交叉融合,产生新的增长点等;共享学科学位点、共享大型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分类指导是基于学科实际,解决差异和特色的问题。文、理、工的差异,学科内部不同方向的差异,都需要差异化对待。比如,基础学科要“养”,要少而精,应用学科要“放”,要大而强。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建立统筹管理、分类指导的管理模式,旨在明确院系是学校的办学主体、教学科研主体、质量主体,推进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让办学主体和专家学者具有学术行动能力和资源掌控能力。学校层面主要做好宏观决策与管理服务,处理关系学校改革发展的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重大事项。教师聘用、科研项目管理、课程设置、资源使用等都授权给院系,使院系在人、财、物管理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为深入推进综合改革,西北大学两位校级领导分别担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学校启动了院系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审议通过了生命科学学院、地质学系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其他院系也在结合实际加紧制定本单位深化改革方案。生命科学学院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主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制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本科教学、国际化建设、实验办公用房十个方面进行改革,印发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学校将教师职务评审、教师选聘的权力下放生命科学学院,赋予其诸多自主权;地质学系主要从引育世界一流队伍、培养世界一流学生、产出世界一流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平台、开展世界一流交流合作等方面深入推进改革,推出了一揽子办法举措。学校同样将教师入职、研究生招生及指标分配等权力交给了地质系。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如何保障管理重心下移后学校层面和院系层面都能各司其职,顺畅高效运转?学校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旨在不断强化管理服务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提升能力水平。与此同时,为解决院系人才的团队建设,学校创新机制,先后设立中国文化研究中心、陕西宏观经济研究院、关学研究院、汉唐文学研究院、玄奘研究院、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科学史高等研究院等一批无行政级别的学术实体机构,实施首席学术专家负责制,真正使学术回归学术本质,让专家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一石激起千层浪。院系改革试点实施仅仅几个月,学院的工作就回归了常态,青年教师不再要课抢课,坐回了实验室,专家教授回归了讲台,广大教职员工谋事的氛围强了,做事的动力足了。生命科学学院、地质学系的师生认为院系改革试点使他们放开了手脚,有了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机会,全院上下呈现出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以生命科学学院为例,今年以来,学院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3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在优青(2项)和国家重大专项(2项)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作者郭立宏系西北大学校长    光明日报  11月29日报道)

 

          行业学院:地方本科转型的突破口

                                储召生 王任  刘志刚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找到合适的合作企业。从2006年开始,常熟理工学院在全国率先探索“行业学院”,10年来初步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合作对象:瞄准新兴产业与一般校企间开展合作教育不同,行业学院模式下,是与特定的整个行业相对应。以汽车工程学院为例,目前他们已经与观致汽车公司、奇瑞捷豹路虎公司、丰田研发中心等几十家汽车行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20余家康力电梯学院成立后,同康力电梯、江苏通润机电、江苏特检院苏州分院、上海电梯协会等企业和行业协会加强合作,在填补电梯人才空缺、电梯行业标准制订、电梯高质量技术人才鉴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行业学院主动对接了地方的产业优势。比如阿特斯光伏科技学院、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康力电梯学院以及沙家浜行政管理学院、旅游学院等。依托这些行业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相继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梯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等新专业,从而使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步调一致。至2015年底,落户常熟的汽车相关企业近400家。2016年5月,常熟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揭牌成立。这已是常熟理工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的第5个行业学院。  

    课程建设:引入行业标准常熟理工学院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先由光伏企业根据行业标准提出,再由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审订完成,最后由高校依据本科人才培养规律构建起全新的课程体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都会选派两名教师前往企业“锻炼”。交给他们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坚守生产一线,了解并掌握真正生产一线的实际知识;二是把他们所学到的有关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全部引入课堂,再反向构建适应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所有课程被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企业课程四个模块。所有课程都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学生进入大二学年下学期,开始接触校企合作课程;进入大三学年的专业选修课程阶段,大部分的课程由企业工程师与高校老师共同授课;而到了大四学年,则完全是企业课程。在企业课程阶段,学生要深入企业完成四门课程,而且必须参加生产一线的具体工作,由此获得每门课程的学分,并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阿特斯光伏科技学院引入行业标准,先后完成了《光伏电池组件的设计及制造》《太阳能电池测试及标准》等7门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康力电梯学院策划编写了国内第一套“现代电梯技术系列教材”丛书,其中6册的选题在国内均属首创。

  人才培养:突破专业界限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理性选择某个行业学院的某个课程模块,或者根据兴趣自愿申请,在通过遴选后进入特定的“项目班”学习。如在汽车工程学院,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下设的汽车保险理赔、汽车营销与贸易、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专业方向,设置了若干个合作开发的“课程模块”。其他专业的学生,如自动化、物理、电子专业,甚至德语、日语、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均可报名进入汽车工程学院选修汽车专业课程模块的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更多能从事汽车行业内相关岗位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做中学”是行业学院强化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核心要求,目的就是在每一个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汽车工程学院有一支由学生组成的CIT大学生方程式车队。自2013年车队组建以来,把课堂上学到的操作知识化为实践,对照方程式赛车标准,研究发动机、刹车、传动、车身、车架,从一个螺丝、一个零件、一个轮胎做起,埋头设计加工,终于在2014年造出了苏州首辆方程式赛车“CIT-14”,并于当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上取得了新车组第三名的好成绩。陈海龙曾在阿特斯光伏科技学院学习,毕业后被行业学院推荐给江苏润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由于专业技术突出并具有管理能力,两年内就晋升成为公司技术部部长。(作者储召生 王任 刘志刚  系教育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 11月7日报道)

 

        
相关新闻:
江西教育网 江西省财政厅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余学院发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阳光大道2666号新余学院行政楼202、203、204室|邮编:338004|办公电话:0790-6666182 0790-6666979